
今年的疫情并沒有影響到時趣, 其業務反而實現了逆勢增長。因為業務的布局主要是在數字營銷行業,這給公司帶來了穩定的業績,同時,公司在人才的儲備以及培養上,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系統和規模。讓我們看看,這家專注在數字營銷行業的廣告公司,是如何看待人才培養這個話題的。
《中國廣告》:貴公司近些年在應屆畢業生的招聘上,傾向于招聘具備哪些基礎技能和專業水平的學生?廣告專業畢業的學生占貴公司總招聘數量的比例是多少?
游燦:這是個蠻有趣的問題, 挺能反應時趣這幾年發展方向的變化。最早時趣吸引的應屆畢業生與一般廣告公司一樣,大多數是廣告、新聞、營銷專業的應屆生,當然也會有一些文學、美術等方面的人才作為創意儲備,其中廣告學系的應屆生占比70% 以上。
但近幾年我們開始注重招聘計算機、統計學甚至數學背景的應屆生, 會有這樣的轉變,首先是因為廣告主愈來愈重視品效合一,其次是時趣這幾年專注在 AI 洞察營銷算法的運用, 它在傳播過程中變得極為重要,我們認為這也將是未來營銷行業發展的積極走向。
我們針對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才培養會有不同的方式和側重點,例如在培養左右腦結合的新型整合營銷人才方面,公司在研發上的投入較大, 對于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學生,因其主要從事技術、研發類工作,對他們的培養更注重技術體系,但在品牌思維層面也會考慮增加培訓,讓他們參與到品牌端的分享,如時趣咖啡屋的外部大咖分享、內部案例分享、客戶pitch 分享、時趣大學的線上課程等, 讓其了解行業、品牌、業務,而不只是局限在技術層面。
《中國廣告》:您認為廣告專業畢業生在實際工作和項目參與中, 除了實際經驗可能不足之外,在專業技能、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方面有哪些局限性?
游燦:我認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局限性”如何被解讀。營銷這個領域,“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課堂上學得再多、理論體系背得再熟,都得去實戰中磨礪、總結、反思才能不斷成長。應屆生剛進入職場確實沒有實際解決問題的經驗,但他們同時也不會受到工作習慣和行業習慣的慣性思維所干擾,我們在項目上有許多很不錯的點子,甚至是獲得客戶稱贊的方案,都源自應屆畢業生“腦洞大開”的想法。
他們真正的局限性是過于美好的遐想。認為廣告行業應該是一群大咖聚在一起天馬行空地創造出一個個令人贊嘆的好作品,認為那些看過的經典案例以及課堂上學到的理論方法就能解決客戶真正的生意問題。而真正走進工作崗位后,發現并非如此, 過于冷酷的現實甚至讓他們開始質疑這行的發展,甚至質疑自己是否要在這行繼續做下去,我認為這才是最大的局限性。
擺脫遐想,正視現實,打開思維, 勇于實踐,堅持這幾點,應屆畢業生才會擺脫局限性快速成長。
《中國廣告》:您對廣告專業教育及人才培養有哪些建議,您認為當前行業及公司最需要什么樣的人才?
游燦:對于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理解的,廣告行業在人才市場上最大的特點是什么?通常都會這樣回答, 我們這個行業的人才也是各行業所急需的人才。因為大家的工作是不斷為各類型客戶輸出創新性解決方案,以文字、畫面為導向的創意輸出,結合AI 洞察的營銷策略,不斷探索營銷新模式,每一個環節都極具挑戰。
《中國廣告》:您認為廣告產、學、研要真正實現同頻共舞,從產業和公司的角度來看,應該整合哪些資源,其有效的途徑和方法何在?貴公司有哪些資源可以為廣告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支持?
游燦:以往廣告代理公司聯合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共同發布行業研究報告與趨勢解讀,就是產學研實現同頻共舞的一種具體做法。
但今天,廣告產、學、研之間的同頻共舞,有了更多令人欣喜的新做法。不再只是局限于研究、分析等事后歸因,而是各方面開放舞臺,以實踐、探索甚至共創的方式進行同頻共舞。比如廣告公司或高等院校不再只是提供培訓講師給企業方,而是在產品研發初期就已涉入,幫助廣告主以更“用戶”的視角去規劃新品。另一方面,目前也有許多大學開始讓學生參與到企業方發起的創新項目中去,作為學位論文的主題。
這里的關鍵在于平臺化思維, 讓不同領域、不同專業背景的人,能通過平臺相互賦能,而非以項目交付的方式,扼殺彼此的創新思考。

基于此,時趣目前正在大力推行平臺化戰略,去年全新推出的“時趣大學”,就是定位為營銷知識管理與賦能創造力平臺。初期希望先以營銷實戰能力的培養為目標,通過課程設計與認證流程,讓平臺上具備多年專業經驗的營銷人才能夠幫助更多新生代力量的成長,讓所學無限接近實戰,并在此過程中沉淀出新的骨干。
時趣大學主要運營六大類培訓, 如上圖,疫情期間采用線上直播教學技術,由技術部全力配合支持實時動態摳圖直播技術,讓學員真正體驗到身歷其境的教學體驗,如同坐在線下培訓的真實學習體驗。配合時趣線上e-learning 平臺趣學堂在線學習平臺,完全實現線下學習全流程的線上化操作,三位一體混合教學模式,線上授課,線下研討,隨時隨地的社群交流。
基于賦能師的標準,時趣內部認證了眾多賦能師,并對賦能師進行定級(助理賦能師 - 賦能師 - 高級賦能師),同時配以激勵機制。每門上線的課程前期都經過嚴格的課程打磨,從賦能師招募、課程大綱收集、目標學員調研到課程開發,審批上線后才會正式開課。
課程設計與開發環節根據課程大綱進行詳細課程開發,主要分為學習設計與教學設計,學習設計由授課賦能師獨立完成,教學設計部分根據賦能師需求,時趣大學可與賦能師共同完成設計。當課程開發完成時需提交時趣大學管理委員會進行試講評估,試講一般為 30 分種,需在規定時間內將課程內容設計和教學設計清晰闡述,由管理委員會評估是否達成課程目標,只有通過嚴格評估后的課程才會進行最后一步的完成全部開發,包括課程 PPT、學員講義、課程材料等。
時趣大學經過階段性的運營, 已經沉淀出多門精品課和系列課,如AI 數據思維、傳播人實戰指南四板斧、KOL、主流數字營銷形式、社交媒體等通識類課程、多項目管理等等,趣學堂線上平臺多年來也積累了上百門的線上營銷課程,隨到隨學。不僅如此,我們還通過時趣大學這個平臺,以圈層、營銷共創會等方式邀請廣告主共同加入,讓廣告主可以一站式、高效地獲取多樣化的營銷實戰技巧,同時也讓新生代廣告儲備人才能直面感受廣告主與行業的需求與變化。